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》的教学反思
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,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,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,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》的教学反思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》的教学反思1
我讲的这一节课是必修三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》,本节课可以算得上是一节尝试课,因为其相对而言没有太多类似于本节的课题展示。在确定该内容时经过了选择,别人没有做过,我做一次看能不能成功。
在授课时,首先,注重了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例引入课题,如:以学生的生活问题“中午的时候有同学说了这么一句话:“好饿啊,补充能量去。”(1)你们觉得这里所说的能量在哪里?(2)能量怎么样到人体内的呢?食物中的能量是不是100%的传递到人体内的呢?”入手,引起学生的思考,并引入课题。其次,注重了引导学生分析与总结。在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自主、探究的能力,使学生从自己的结论中看到自己的能力,使学生有一种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。这一目的在上课已达到。
但有不足的地方。
1、自己对学情分析不够,不是太了解自己的学生状况。所以在到整个过程中自己的步伐快了点。
2、没有太多的体现合作能力,主要表现在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、逻辑能力。体现如下:
1、在上课时,老师和学生一起从种群,初级消费者,整个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过程来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、传递、转化和散失的过程(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,总结);
2、与学生一起总结出:(1)、植物固定的能量既是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,又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。(2)、以上分析可以大致得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有:单向流动、逐级递减。(这旦只能是大致情况,因为是学生分析图所得到的,还没有具体的数据作为其结论的证据);
3、(1)、让学生对林德曼的赛达伯格湖的能量分析,进一步证明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有:单向流动、逐级递减。并让学生作出评论。
(2)、利用林德曼的赛达伯格湖的能量分数据和“某河流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如下:水藻(871.27)小鱼(141.10)大鱼(15.91)鱼鹰(0.88),单位为105J/CM,计算这一食物链的能量传递效率,最后得出传递效率为10%--20%。
4、如果“你家要种一些果树,养殖罗非鱼,养殖文昌鸡”你怎样设计才能使能量尽可能的取得最大效益。
3、没有及时调整课程内容,如果能把时间把握准一点,就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分析更充分一些并体现合作的能力。
下课后,我找了几位学生了解上课内容的掌握情况。学生基本学会了分析能力,并对这次上课的方式给予肯定,因为他们觉得这次上课有严密的推理,和逻辑,象是在上一门理科课。
这次上课,对我来说是一次成长的经历,让我在这类课型的`上法上有了好的例子作为参照。也让我充分感到上好每一次课都是一次挑战。这次上课最大的收获是“做老师难,做好老师更难”的感觉,这使我不断的反思过去上课的情景,我发现我还不是一个好的老师,因为,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,什么样的学生,什么样的条件下,一个好的老师都能上好课,这才是真正的好老师。
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》的教学反思2
本节课使用了教材上的问题探讨作为课题引入,激起学生的大讨论,而面对学生的各种想法,并没有直接给出合理的答案和解释,从而充分激发学主动生学习的兴趣。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较多的学生活动,例如,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时,以生活中常见的玉米→母鸡→人为例,学生开展讨论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,结束后利用投影,将讨论得出的一部分归纳结果展示给学生,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,由学生自己互相取长补短,从中体会分析的方法。在学生明确了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的去向后,让学生用模型图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式图。在学习“赛达伯格湖”能量流动定量分析后,要求学生总结能量流动特点,并且对自己完成的模型图进行修改,使学生不仅知其然,更知其所以然。
学生活动、讨论较多,课堂时间掌控不够理想,有点前松后紧。 在对能量金字塔模型解释不到位,每一层代表该营养级的全部生物,不光是一种生物,强调后可能部分学生还是认识不到位。